菜单 logo
课程与服务 文章 测评 活动
首页 / 最新文章 / 误你前程的三种职业习惯

误你前程的三种职业习惯

赵昂
赵昂 / 新精英资深咨询师  2016/05/27
阅读20466

改变我们职业发展的,往往不是好习惯,而是坏习惯。

    昨晚,一个小朋友问我:昂爸,你说,都有哪些好的职业习惯?
    --为什么问这个问题呢?
    --我想训练我的职业习惯,有时候感觉自己做得不好,总犯错,回头想想,都是习惯的问题。
    --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优秀人士的职业态度相似,细节上的好习惯因人而异,没有统一标准。只需要把握一个职业发展原则就好了:高质量完成工作任务,同时提升能力,兼顾成长。
    --嗯嗯,我想去找个相关的培训课学习下呢。
    --等等,我告诉你三个坏习惯,切忌切忌!
    坏习惯一:只学习不思考。
    我有一个做培训师的身份,深知多数人在参加培训时的状态,也知道培训中哪些地方最吸引人。一般来说,培训师如果希望取悦学员,大致会这么做:
    列出各种图表、数据,显得专业,这样的PPT一般都是争相拍照的焦点;
    讲一些故事,做一些链接,调整情绪,听上去很有道理,感觉上很有趣;
    把一个简单的道理拆分出来,提供“开袋即食”的方便法门,让人有“照做既得”的傻瓜攻略。
    如果以上三点做到了,基本上就是一个不错的培训师了,如果课程内容本身不错,再加上一些天分,演绎出自己的特色,那就会达到很好的培训效果。
    然并卵。
    你问问自己参加了多少培训,看了多少书,但是效果呢?不是说培训师的培训效果,而是你自己的成长效果。你因为培训提升了多少工作效率?让自己的职业发生了怎样的改变?更多的人学习之后,依然是一副学生相:我学的还不够,老师,还有什么可以推荐的资源?老师,别着急,让我把你刚才的话记下来。老师,能不能把你的PPT分享给我?
    “滚!”这是我内心的声音。这一切,都是“只有学习,没有思考”的表现。我真的不想误人,之前为了让学员感觉良好地给我的课程打个高分,我基本都会和颜悦色地一一满足要求,虽然我知道这些东西毫无价值。然后,我现在尽量少做培训了,而且可以做到基本不用取悦的状态。于是,就收到了“好凶啊”的评价。
    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我一共参加过三个培训,还是在五年前。记得有一个是古典老师的课,我凭着记忆力和课上的手抄笔记,在下课后查阅资料,进行思考,作了全面的梳理,然后提出了课程内容中错误的地方,发了封邮件给古典,后来就被邀请到新精英做研发了。五年来,这个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讲课的内容有一大半都是思考之后的原创。我当初上课时花的一万多点的学费,早就倍加地获得了回报,我自己的职业生涯也已进行了彻底的升级。
    关于学习的习惯,如果有一句忠告,那就是:别用学习代替思考。
    坏习惯二:逃避实践。
    学也学了,想也想了,为什么不做着试试看呢?怕出错。
    我把督导的咨询师分成两个群,一个是入门群,一个是进阶群。入门群就像是一个沉淀池,沉淀下来真的有动力,有愿景,有实践的人,才会进入进阶群。因为我总看到很多人凭着对于职业的热情,凭着对我的好感,申请学习,三个月下来,竟还做不出一次咨询。问原因,最近忙。追问,担心出错,不敢做咨询。我就不问了。就像百米跨栏,如果遇到障碍总是停下,那无论如何也跑不到终点的。
    还有人是想多了,初一想,挺好,再一想,或许有瑕疵,等等看,需要观望一段时间。为什么不行动?怕没用。事实也在不断佐证自己的担心,你看,谁谁谁又失败了吧?
    这样的人也只能做“评论家”了。
    我在前年的时候开专栏。当时专栏在微信号里鲜见,职业生涯咨询领域空白,不是没人想到,而是大家都在思考一件事:写了专栏,有什么收益?我倒想的简单:写文字,让更多人用最小的成本获得支持。说写就写,每周一篇。之后证明,对于一个尚未养成写作习惯的人来说,确实很难。
    坚持了半年,写了三十多篇文章,获得了超过百万的累积阅读量,带来了一定影响力,还收获了持续写作的习惯。后来,周围好多人说要效仿,却没看到有谁做到了。我也不再写专栏,去年写了本书《在人生拐角处》,开了个公众号“昂sir人生”,现在开始每周写五篇文章了。
    担心出错,害怕没用,除了胆小,还有懒惰,却用了一个好听的词来掩饰:完美主义。完美个毛,完蛋了都不知道。
    人们会习惯于一种原有轨迹的生活,这样省力。如果没有环境变化,没有物种竞争,这样活下去也蛮好。然而环境要求每个人花更大的成本突破原有轨道,才能获得成长和进化。这样的成长和进化是需要实践行动来实现的,最终的表现形式,有可能是一个领域里精深,也有可能是多个领域折腾。
    关于实践的习惯,如果有一句忠告,那就是:别用逃避代替失败。
    坏习惯三:看似“积极”的自嗨调适。
    只要做事,就会有失败,而且不如意十之八九,这是事物的本来面目。面对失败,有多种表现:有人沮丧,一蹶不振,有人重整旗鼓,重新再来,有人记得教训,下次绕道。有些人看上去拥有非常“积极”的人生观:这次失败纯属偶然,如果不是谁谁谁,我怎么能失败呢?如果当初想到这个,就没问题了。其实我还是挺棒的,就是差一点点。你看我的表现多好!失败?没有的事。这是一种假积极的自嗨而已。
    一直以来,有一种特别危险的趋势:人们对“失败”讳莫如深,仿佛只有永不吐槽,永不抱怨,永不沮丧,永不“言败”,才是积极的人生,才符合“正确性”。其实,这既不符合规律性,也不符合人性。
    失败是规律性,沮丧是人性。而如何看待问题,是智慧。
    靠自嗨系统调适的人,只是希望通过自我安慰获得舒适感,感情和承受力都是脆弱的。在做自嗨归因的那一刻,就感性地把可以成长的因素屏蔽了。
    工作上我们都不喜欢那些糊弄事的人,可是仔细观察你会发现,有些人不仅糊弄工作,糊弄别人,也糊弄自己。自身系统中有足够的搪塞理由,容易理解,这是本能,是让人可以舒服一点的本能,但是成长如果是目标,冷静地分析自己又是必然。
    学习--实践--反思,这是一个成长系统,众人皆知。只有不多的人才能走成闭环,有更少的人能持续走闭环,这中间的区别就在于有意识地进行训练,形成习惯。学习的时候,保持思考,是习惯;思考之后实践,是习惯;出现结果之后,反思调整,也是习惯。
    习惯不易养成,需要克服自身的惰性。这个“惰性”并非懒惰之惰,而是稳定性。一个新系统的建立往往不是革命性地变化,而是各个环节的松动,带动更新,悄然间,系统升级。
    而养成习惯,需要的是一种觉察,也就是保持在系统之外的一只眼。
    开始的时候,也容易做到,只需要保持批判就好了。只是,这个批判是指向自己的。
    回到开头,没有什么一致的优秀习惯,有的是一致优秀的人生态度。

赵昂

相关文章

职业生涯规划
猎头如何在生涯规划赛道开启副业?王任映:5年前初登生涯讲台,我也为“职业履历”犯过愁摆脱“频繁换工作”的死循环,我用了10年48岁,我卖掉经营17年的公司,14个月完成职业转型不要只以结婚为目的谈恋爱在职场中,榜样的力量远超你的想象!
职业咨询
你的职业规划公司可能并不感兴趣?听听资深HR怎么说员工培训有门道,听培训经理怎么说!面对“专业不对口”的求职者,HR原来是这样筛选的大公司是如何做人才选择的?互联网时代,我们应该以何姿态面对职业?职业访谈の大学辅导员

在线咨询

微信咨询

拨打电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