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新人三道坎
大学毕业生们,在经历了找工作的艰辛与苦涩之后,大多开始了自己的职场人生。尽管每个人的第一份工作都不相同,但是希望职业生涯有个良好开端都是共同的愿望。但是从学校走向社会,从课堂走进职场,对很多大学毕业生来说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新鲜感逐步退去——点点滴滴的积累最重要
22岁的张颖今年毕业于省城一所大专院校,现在就职于一家广告公司。张颖学的是旅游英语,但是她说在校期间她并没有学到什么东西。因此,在求职时,张颖想着只要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就行,在工作中多学些东西为职业生涯打下基础,其他问题都没有多考虑。在公司里,张颖主要是做办公室内勤和一些统计工作,再就是各种各样的杂事。几个月下来,她已经没有了初来公司的新鲜感,每天过着按部就班的生活。“每天都是一些重复的打字复印还有统计工作,再就是杂七杂八的事情,我觉得自己什么也学不到。”张颖无奈地说。谈到每个月1100元的工资时,张颖说:“找工作时,只想着能够多学些东西,挣的多少并没有太在意,但是现在才发觉收入太重要了。”由于是租房子住,张颖现在每个月的工资都要精打细算才能勉强维持生活。“如果要额外买些什么东西,那肯定是不够花了。”张颖的脸上一片迷茫。
省城某旅行社负责人力资源工作的温经理每年都有几个月的时间是在忙着招聘新人,公司一年中进进出出的大学生不在少数。“我们公司每年都在招聘新毕业的大学生,并很想从中培养几个骨干。”温经理对记者说。但是,实际的情况却是,到了年底有些人干得不好公司只得辞退了,而有些人嫌待遇低跳槽了,真正能留下踏实干的并没有几个。“现在的大学毕业生往往给人一种工作不太主动的感觉,安排他们做一件事他们就机械地完成这件事,不会主动问领导有什么工作可以做,而且现在的孩子都不太能吃苦。”
温经理说,职场新人要学会吃苦,敢于吃亏。对新入职场的大学生来说,最重要的不是一个月拿多少薪水,而是获得经验。经验的积累,是在你工作的每一个细节里,是在你和同事、客户相处的每一个环节里,是在你洽谈业务的每一个过程里。不要嫌事杂事小而不为,那些点点滴滴的积累就是你日后发展的资本。当然,公司录入新员工后也应该注重对他们的培养,给他们向上发展的空间与机会。
工作与兴趣背道而驰——要在专业与职业间寻找平衡
家在省城的王楠几年前以600多分的好成绩考入某航空航天大学,所学专业是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工程,今年又进入某飞机研究所所属的制造厂工作。这一切在外人看来都是非常完美的,但是当记者采访王楠的时候,他并不开心。王楠说,当初学这个专业是父母帮着选的,他根本就不懂,学了以后才发现自己并不喜欢。王楠现在的工作是与专业对口,“每天就是用电脑画一些图纸,并没有什么技术含量,而许多核心的东西我现在还接触不到。”因为并不喜欢这个专业,王楠说他工作起来根本没有激情,感觉工作很没有意思。
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还发现很多大学生在毕业后所找的工作与自己的专业并不对口,而王楠的工作虽然与专业对口但是他却不喜欢。太原大学招生就业处的黄泽军多年从事就业指导工作,他从每年毕业生的工作情况分析总结道:专业与职业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知道自己做什么。专业是学习阶段的任务,一种被动的接受,而职业则是毕业后的任务,是一种主动的谋生手段。大学所学的专业,很大程度上是被动接受知识;而为理想、为事业甚至为生存去从事一项工作时,你会主动去学习充电,培养职业要求所需要的专业精神。大学生毕业找工作时,应该首先认清自己更适合什么,能力是什么,在专业与职业间寻求一个平衡点。而从现实的角度讲,出发点应首先考虑生存而非专业、兴趣,只有解决好了生存,才能进一步谈人生的发展。
择良木而栖是人之常情——但频繁跳槽并非通往成功的捷径
今年刚研究生毕业的吴海霞学的是经济学,现在在一家人寿保险公司营销部门任职。工作这几个月来,小吴说她的主要任务还是学习与熟悉公司的业务。但这家公司与她心目中理想的工作还是有差距的,因此她并没有打算长期干下去。小吴的研究生同学有考上公务员的,她现在也在备战公务员考试,而一些事业单位的招聘考试她也都报名参加。“因为是研究生毕业,找工作时总想着要找个好点的单位,起点自然就比本科生高。”小吴说,如果有更好的工作选择,她随时准备跳槽,因此对于目前的工作,她坦言自己并没有全情投入。
中国平安保险公司山西分公司综合开拓部的杨经理说,像小吴的这种工作心态,在新工作的大学生中很具有普遍性,许多新参加工作的人会把前几个工作当成跳板,这对于录用他们的公司来说是不公平的。“步入职场的大学生应该沉下心来,踏踏实实从基层做起,是金子总会发光,假以一定时日,经验会积累,职位会提升。没有积淀的频繁跳槽,只有消逝的时间,而没有价值的提升。”杨经理还给职场新人以忠告,“如果在选择工作的时候并没有满意的单位,可以再等一等。不然,一山望着一山高,不停地跳槽,并不是走向成功的捷径。大学生初涉职场,在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和方向的前提下,最重要的是对自己有效工作经验的积累,学会从一个‘学校人’变成‘职业人’,逐步提炼自己的职业含金量和竞争优势,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